职教研究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职教研究 >> 正文

聚焦双轮·双向·双融 推动“三教”改革走实走深

2022-01-04  点击:[]

“三教”改革,教师、教材、教法是教学建设的三个基本内容,贯穿教学全过程,是保证人才培养质量的永恒主题。

淄博职业学院以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核心目标,牢牢抓住“谁来教,教什么,怎样教”三个关键问题,深入实施“培育+激励”双轮驱动、“高标准+新形态”双向引领、“混合式+竞赛式”双融叠加,推动学校“三教”改革往实里做、往深处走。经过5年多的实践,形成了一批名师团队、一批精品资源、一批卓越课堂,人才培养质量显著提升。

“培育+激励”双轮驱动,教师能力与时俱进。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没有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不可能培养出高水平的创新人才,也不可能产生高水平的创新成果。学校以“四有”标准打造数量充足、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双师队伍,建立健全教师职前培养、入职培训和在职研修体系。聚焦锤炼教师教学基本功,开展“五阶段”进阶培育,打造“四层级”教师团队。按照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领军人才五个阶段,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行业实践、教学研究、科学研究等方面为教师提供分阶段、立体化、渐进式培训内容,形成了全程化、进阶式职业生涯育训体系。建设了“线上+线下”教师发展中心,采用校内和企业、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实施“青年教师双导师制度”,对青年教师进行“二对一”针对性指导,支持教师参加国际国内相关项目培训,提升教学能力。精准确定入门级、普通级、高手级和研究型四个层级,构建“混改理论理解深化-教学设计能力进阶-技术应用能力进阶-混合教学改革研究能力进阶”的能力递进式通道,分层次开展信息化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组织实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信息化教学研究等专项培训,打造能力完善、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聚焦激发教师内生动力,实施分类聚向优绩优酬的“双优”评价。将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素质的第一标准,制定双师素质考核评价标准,构建差异化考核评价体系,从品德、业绩、能力等方面实施精准考核,提高考核评价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强化对专任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职业成长路径的指导与规范,实现其分类分层分级职称评审、晋升及管理。修订学校绩效考核、绩效工资分配办法。教师在国家和省级教学能力大赛中累计获奖30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批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个。

“高标准+新形态”双向引领,教材内容即时更新。学校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职业院校教材管理办法》,聚焦学生个性化学习和教师多样化教学设计需求,完善学校教材管理和开发机制,规范教材选用程序,提高教材编写质量,充分发挥教材建设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的基础性作用,全面提高教学质量。聚焦“高标准”引领,开发选用高标准教材。强化思政融入,深度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工匠精神、职业道德等内容,寓价值观引导于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落实“课程思政”要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结合“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按照公共基础课和专业(技能)课分类,将新标准、新业态、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教材,做到教材内容与产业发展俱进,推动教学、实训的融合,学习、生产的融合。校企共同开发课程、教材。聚焦“新形态”引领,开发选用新形态教材。一方面基于将原有纸质的平面化教材改革为线上线下一体化,文字图片与动画视频一体化的立体化材,通过扫描“二维码”或网络连接的形式呈现数字化教学资源(动画、图片、视频等)。另一方面聚焦公共基础课程、专业(技能)课特点,按照“相对固化与稳定”的通用基础知识和“动态生成与演化”的个性提升知识,从服务学生个性化学习和强化教师个性化教学两个维度,开发半活页式和活页式教材,创新了教材体例和内容。同时,在充分调研分析学生学习基础、信息素养、企业需求、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建成了覆盖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考核评价、教学反馈等所有教学环节的教学资源。针对职业教育特点,重点建设具有智能化、开放性、扩展性、兼容性、前瞻性的仿真实训系统,构建助教、助学、助练、考核、评价等功能全面的仿真实训体系,形成了知识传递的立体化载体。学校获批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获批“十三五”国家职业规划教材22部,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在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中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

“混合式+竞赛式”双融叠加,教法学法融合创新。学校改变传统的单一教法模式,注重开展新一代学生学情研究调研,注重因材施教,创设学习情境,不断增强课堂对学生的吸引力。推进“三类型”、“三层次”混合式课程教学改革。对课程进行分类管理,针对课程的不同类型、不同特点,不同教学改革需求,制定不同的指导性文件,优化线上线下教学活动与策略,依托活动、项目、情境等载体,探索实践案例分析、调查调研、头脑风暴、角色扮演、沙盘演练等教学方法,打造高效的线上线下融合的新形态课堂。按照课程实施混合教学改革的成熟度,将混合教学改革课程划分为初级辅助型混合、中级典型混合和高级创新型混合三个层次,建立层次递进升级体系,并从线上与线下两个维度,对每种类型应具备的实施条件和教学环节制定具有详细观测点的改革实施标准,为课程改革实施的效果评价提供了依据。在近两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推行“以赛促教、以赛促训、训赛结合”的课程教学模式。职业技能大赛,是课程教学的高端展示,是检验职业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试金石”,是职业教学改革的“指挥棒”。学校通过建立“校、市、省(行业协会)、国家”四级大赛梯队,形成了“校赛为基础,市赛、行赛为延伸,省赛、国赛为重点”的赛式。校赛由科技社团负责组织实施,市赛、行赛由课程建设团队负责,省赛、国赛由项目建设团队负责,将大赛项目融入人才培养方案、大赛内容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大赛评价融入课程评价,充分发挥大赛在职业教育中的“树旗、导航、定标、催化”作用,让职业技能大赛成为学生影响面最广、受益面最大的学生第二课堂。此种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成效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的舞台上得到了有效检验,学生近两年获一等奖7项,位列全国第一。

上一条:教育部职成司司长陈子季: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下一条:产教综合体: 产教融合的创新平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