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理论经纬>>正文
高质量发展主线下如何深化“三教”改革
2021-11-19 08:41 聂强  《中国教育报》 审核人:

;用好情境体验式教学,开展各种企业工作模拟,进行现场仿真教学,增加学生沉浸式体验;用好新型模块化教学,探索教师分工协作的模块化教学新方式。

三是实操效果。实操能力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看家本领,也是“三教”改革最终要培养的学生核心竞争力。要加大实习实训比重,实现弹性学习和学分制管理,通过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顶岗实践等多渠道,在生产生活的广阔舞台中增强学生实操能力。

坚持“三大”原则的教材改革

教材是教学内容的集中体现,丰富、精准、灵活的教学内容能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职业教育的教材尤其具有“独特个性”,需要在改革中把握好以下原则。

一是岗位需求原则。与基于学科知识体系的普通教育不同,职业教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则以岗位需求为逻辑起点。编写高质量的专业教材,行业企业的深度参与必不可少,这也是《意见》中类型教育、跨界教育这两条明暗交织的主线所回答的问题。同时强调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相关内容,有机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教学内容中,实现岗课赛证有机融通。

二是时效性原则。技术爆炸导致岗位的淘汰与更新几年一个周期甚至更短,以岗位导向的职教教材只有与时俱进方能阔步前行,要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典型生产案例及时纳入教学内容。

三是适用性原则。加强通用性教材的“国家事权,凡编必审、凡选必审”,建立健全职业院校教材编审选用机制。但职业教育区域属性明显、个性特征鲜明,教材要充分体现区域特色、产业特色、校本特色,并且多以活页式出现便于内容增减。比如,东中西部各地区域功能差异、产业规划不同,即使布局同质产业其发展定位有不同、分工有差异,这就需要职业院校因地制宜开发特色产业教材;还有一些传统技艺、区域特色专业更需要因校制宜、因需制宜开发特色教材,增强教材适用性。

“三教”改革既是末端又是开端,我们只有在“三教”改革上做足功课、用够力气,才能更好地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征,更好地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作者:聂强系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