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  联系我们 

典型经验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学习园地>>典型经验>>正文

井冈山大学探索将红色资源融入思政课程

发布时间:2023-07-20 作者: 点击:[]



这个五一假期,井冈山大学第18期红色励志班的200名学员齐聚井冈山黄洋界下“挑粮小道”的始发点前,他们大汗淋漓、气喘吁吁的负重前行,感受革命先烈脚板的余温,回味他们革命乐观主义的笑声,触碰他们坚强的革命意志。爬上山顶后,不少学生累得瘫软,“挑粮小道上的挥汗如雨,胜过课堂上的千言万语,”学员们感慨道。

DE3AB5E416279C180CC144DF26E_86F64529_6C0B9.jpg

红色资源立体式融入日常思政课堂

2004年以来,井冈山大学充分发挥井冈山这座红色资源宝库的作用,打造互动式、沉浸式、立体式充满“艺术味”“青春味”“时代味”的思政课堂。该校思政课教学团队从实践和理论两个维度,锚定课堂教学主渠道和课程育人核心,采取多种方式将红色资源融入课程育人,构建了以红色资源创新使用为特征的教学体系,实现了红色资源转化为教育教学资源、教育教学资源转化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转化为师生能力素质的“三个转化”。教学团队在教学过程中大胆创新,坚持“教材是教学内容的载体”理念,突破了教材只能是文本教材的观念。依据红色资源存在形态特点,编创了近20种文本、音像、场馆、现场等多形态的教材。文本教材如《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案例集》等;音像教材如《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理想信念高于天》等;场馆教材如“井冈山精神博物馆”“红色拓展训练场地”等;现场教材如八角楼毛泽东旧居、龙江书院、小井红军医院等。编创多形态教材较好地解决了红色资源与学校的空间分离问题,为高校课程育人提供了鲜活的教学素材。

井冈山研究中心主任肖发生说,依据红色资源的教育特质创新教学方法,我们思政课教学团队还形成了融“看、听、访、体、悟、行”等教学方式为一体的教法体系,极大地增强了各类课程教学的亲和力和针对性。

该校思政课教学团队获得国家教学成果(本科)二等奖,两次获江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编写的教材《红色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以井冈山大学为例》入选教育部思政司《高校德育文库》,《红色文化》教材获国家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井冈山精神与当代大学生》获江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

F431B19D5F44660AC3A4CD24FC0_F0BD18F0_5C35D.jpg

红色资源沉浸式融入特色思政课堂

“青年艺术思政课太精彩了,总书记的讲话金句在思政课上频现,加深了我们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与体会,当代与身边青年榜样的故事讲述让我们更加明确,作为新时代青年应如何践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学生党员王一涵在一年一度的艺术思政课上通过舞台表演的形式,声情并茂地讲述了坚定理想宁死不屈的革命者刘仁堪、清正廉洁的革命者曾志、大爱无私的红军将领张子清等等一个个井冈山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时忍不住热泪盈眶,既深深的打动了台下1000余名大学生,也让自己的灵魂受到了一次大洗礼。

如何让思政课从“有意义”转变为“有意思”?井冈山独特的红色资源与时代对青年的要求,如何用艺术性的手法运用到思政课中?如何提高青年学子参与思政课的获得感?

井冈山大学通过将思政课拓展到剧场、舞台,借助红色采风、微团课、音乐剧等方式使思政课教学逐渐从“平面”走向“立体”,构建起独具特色的“井大”思政课模式。学子们在形式多元的“第二课堂”里深化课程理解,坚定理想信念,体悟使命担当。

“为学校的艺术思政课打call,疯狂想去活动现场”“参加了艺术思政课整个人都受到了洗礼,为所有参演同学点赞”在2023年思政课的直播平台共计十六万人次点赞,两万多名同学在线观看,活动现场更汇聚了一千多名学生现场观看,青年艺术思政课紧紧把握用年轻人喜欢的方式来讲好党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围绕青年喜欢线上互动的行为喜好进行设计,活动前夕,引导青年参与榜样人物的互动打call环节增强代入感。利用全媒体技术,在五四前夕在全校直播,引领全校青年同上一堂思政课,实现在全网和全校青年中的线上传播,在线上直播的同时设计与青年典型互动环节,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感,互动性。同时学校还鼓励参加思政课的同学,用自己的手机记录上课的过程与体验,通过记录体验并进行宣传,引发对思政课的二度宣传,使更多的同学爱上艺术思政课。

青年艺术思政课以红色文化为根基,以艺术表演为形式,将红色文化与时代精神相融合,以美育人、以美铸魂。师生在上思政大课的过程中,以追光者的身份,从千年历史、红色岁月和崛起年代中,探寻文化之光、信仰之光和时代之光。思政课堂中每个节目都与党史学习教育主题思政课内容紧紧贴合,用“青言青语”的表达方式,贴近青年的视角,让思政课看起来“触动”,听起来“新鲜”、嚼起来“有味”。

井冈山大学还有一台教学演出节目——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该节目始创于2004年。当年,井冈山大学意识到艺术演出的方式在传承井冈山精神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于是准备创编一台史诗般的节目来讲述井冈山革命史和井冈山精神,并作为全校大学生的一门必看的校本课程。在将这台节目打造成一堂课、一本教材、一种教学形式的理念下,井冈山大学联合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同济大学通力合作、精心创编、反复酝酿,2006年3月,这台节目作为教学剧目正式演出。该剧融合了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以及精致的舞美,深受师生欢迎,是该校思政课延伸到剧场舞台的重要精品。

“早就听说学校有这么一台节目,我一直都想亲身参与其中,本学期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在学校举行教学演出,作为《井冈山精神教育》这门课程的实践内容,我和许多同学主动找到剧组要求作为群众演员参与‘十送红军’的客串表演。”回想起这段特殊的“演员”经历,马克思主义学院2022级思政专业的徐倩同学十分兴奋。她说,这堂特殊的思政课很有魅力,参演的过程中让我对井冈山革命斗争史和井冈山精神进一步加深了理解。

该节目至今已演出264场,观众超过30万人次。这台节目全部由在校大学生参演,共有二十届三千多名大学生参与演出。近20年来,音乐舞蹈史诗《井冈山》按照教学计划安排一直在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和井冈山大学演出,既是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员的教学内容,也是该校大学生思政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

64A879C6260BE01B0E56988667F_4B37C0E7_1121D7.jpg

红色资源体验式融入现场实践课堂

前几天,来自赞比亚的井冈山大学外国留学生安娜对她在井冈山上的这堂别开生面的现场学习留下了终身难忘的记忆。北山烈士陵园、黄洋界、小井红军医院……在讲解员和老师的介绍下,安娜和她同行的几名同学三天来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悟,对井冈山精神和井冈山革命逐步由抽象到具象,由一知半解到印象深刻。“中国革命太了不起了,井冈山精神同样值得我们这些外国留学生学习和发扬。”安娜在思政课堂上畅谈自己的体会时,还情不自禁现场哼唱起了“若要盼得红军来,岭上开遍哟映山红”。

“思政课程教学只有遵循‘逻辑与情感、理性与感性、内容与形式、讲授与体验’并重的原则,才能真正的提升思政教育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毛丹说。

井冈山大学将思政课堂还延伸至井冈山及周边的旧居旧址、博物馆纪念馆等场所,让同学们在实践课堂中体验和成长。

学校根据新时代需求,2020年,在原来井冈山精神展览馆的基础上,在校内新建设了占地面积2000余平方米的井冈山精神博物馆,使井冈山的历史具象化、形象化,让学生近距离和直观地触摸和感受波澜壮阔的井冈山革命历程,使思想受到震撼,心灵得到洗礼,情感得到升华。新生入学的第一堂必修课就是参观井冈山精神博物馆。该博物馆已成为科学研究、革命传统教育、思政课堂、课程思政、党史研究、实践实训、社会教育等方面的优质平台。

今年是朱毛会师井冈95周年,为了讲清这段历史,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张玉莲博士把课堂搬到了井冈山精神博物馆。在博物馆内会师井冈的展厅前,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展品、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同学们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那段烽火岁月。一这堂思政课下来,张玉莲老师认为既“抓眼球”,又“触灵魂”,起到了思政课应有效果。

井冈山大学党委书记胡春晓说,“学校多年来坚持以井冈山精神办学育人,立足当地红色资源丰富、红色基因深厚优势,加大挖掘整合力度,丰富教育形式,大力弘扬和传承红色文化,用伟大革命精神铸魂育人,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上一条: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着力解决“四个问题” 构建特色化青年教师思政工作体系 下一条:北京科技大学:构建“四位一体”教师思政工作体系

关闭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所有©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光武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工农路291号   孔明路校区地址:河南省南阳市杜诗路166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