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举办集体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3-12-22浏览次数:

12月12日下午,文化旅游与国际教育学院在T1416进行集体教研活动,由参加第十四届“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职业院校组)全国决赛的参赛教师张垚及领队教师王美娥,分别从各自角度分享了参赛及观赛感悟。

“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始创于 2010 年,是我国最早举办的全国性外语类教学赛事。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 《2022 版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中,“外教社杯”全国高校外语教学大赛位列外语类赛事首位。张垚老师结合参赛过程,以赛前准备、赛中感受和赛后反思为主线进行分享。在赛前准备阶段,教师的教学设计应依托教材、高于教材但不能脱离教材,因此要对指定授课文本进行深入理解,需要与有经验的老教师进行教材研读与讨论,确定单元目标及重难点,并对课堂展示环节进行反复演练,预想现场学生可能会有的每一种反映并设计好相应对策。由于本次大赛秉持“同课异构”的理念,因此通过观摩不同选手对于同一教材的分析与呈现,能更直观地看到每位老师教学设计能力的差异,所以既是比赛也是学习。此外,她也分享了一些赛后反思,比如:平时对于教学方法的学习不够深入,平时课堂用语的使用略微随意,以及英语虽是公共基础课但面对不同专业的学生时,教学内容的组织不应是千篇一律,而是各有侧重。

随后,王美娥老师从观赛者及评委的角度进行总结,从教材准备、教师要求、教学设计、评委要求四个方面进行分享。在教材准备方面,教师应关注教材的整体性、逻辑性、内在联系性以及与学生的关系。作为高职教师,要对所教学生的专业有所了解,课堂教学与学生沟通不能说外行话。同时,教学比赛就是课堂教学高水平的呈现,因此比赛时的教学设计要注重的内在逻辑性、由易到难的层次性要更加凸显出来。王老师还指出,参赛者应注意在大赛中的不同环节交流对象是不同的,阐述教学设计时听众是评委以及同行教师,教学展示环节中听众是学生,问答环节听众是提问专家,因此针对不同对象使用的语言应该也不尽相同。最后,她指出,教学比赛仅靠一己之力是不够的,需要有一个强有力的教学能力大赛团队作为后盾,并鼓励青年教师要走出去,多学习,多交流,多历练。

最后,王冕院长对此次集体教研活动进行总结,鼓励所有专兼职教师以日常教学为切入点,认真分析教材、做好教学设计,常练教学基本功,为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做好积累。通过此次交流分享,老师们提升了赛教融合的意识,切实感受到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意义,大家纷纷表示将进一步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深化教学改革,逐渐形成“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良性循环,为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