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部门首页 >> 理论教育 >> 正文

意识形态工作关乎党和国家前途命运

发布时间:2016-03-29浏览次数: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意识形态领域日益错综复杂的形势,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意识形态工作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重要论述,站在时代和全局的高度,对意识形态工作进行了全方位战略思考,为做好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指明了方向、确立了原则、提供了遵循。

一、要极端重视意识形态工作

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作了深刻阐述,指出“意识形态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在今年2月19日召开的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他又强调,做好新闻舆论工作,事关旗帜和道路,事关贯彻落实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事关顺利推进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事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凝聚力和向心力,事关党和国家前途命运。这是在新的历史时期对意识形态工作重要地位和作用的总体判断,强调了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战略性、全局性意义,以及它在引领思潮、凝聚人心、推动发展方面的强大支撑作用。

从经济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辩证关系出发,强调意识形态工作的战略性地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都搞好,国家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都增强,全国各族人民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改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才能顺利向前推进。”只要国内外大势没有发生根本变化,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就不能也不应该改变。这是坚持党的基本路线100年不动摇的根本要求,也是解决当代中国一切问题的根本路径。诚然,经济建设是中心工作,但这并不是说其他工作就不重要了,就可以一俊遮百丑了。我们在集中精力进行经济建设的同时,一刻也不能放松和削弱意识形态工作。既要切实做好中心工作、为意识形态工作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又要切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为中心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既不能因为中心工作而忽视意识形态工作,也不能使意识形态工作游离于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基本遵循,胸怀大局、把握大势、着眼大事,找准工作切入点和着力点,做到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

从巩固党的群众基础与执政基础需要出发,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根本性意义。巩固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不能说只要群众物质生活好就可以了,这个认识是不全面的。党的群众基础和执政基础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精神上丧失群众基础,最后也要出问题。一个政权的瓦解往往是从思想领域开始的,政治动荡、政权更迭可能在一夜之间发生,但其思想推动和演变则是个长期过程,尤其需要我们提高警惕,防微杜渐。如果思想防线被攻破了,其他防线就很难守住。因此,我们必须把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旁落,否则就要犯无可挽回的颠覆性错误。

二、要保持意识形态定力

习近平同志在访欧期间,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中华文明、中国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并明确提出“我们要保持对自身文化的自信、耐力、定力”。这一要求,抓住了当前包括意识形态在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性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

首先,意识形态定力源于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保持意识形态定力,最根本的是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永远是党的行动指南和立身之本。我们共产党人是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我们党的指导思想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并多次阐述道路问题。他指出,“道路问题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第一位的问题,道路就是党的生命”,强调要“毫不动摇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些论述,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其次,意识形态定力源于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在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可以说,文化自信是基础,也是底蕴。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题中应有之义。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中华文化是民族发展的滋养和民族复兴的重要条件。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为此,务必要通过学校教育、理论研究、历史研究、影视作品、文学作品等多种形式,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引导我国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

再次,意识形态定力源于对借鉴世界文化的清醒认知。一方面,对世界优秀文化遗产,对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我们要加强学习和研究,以利于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不能闭上眼睛看世界。另一方面,我们也必须要懂得了解和参与世界的目的,是要更好地发展我们自己。如果在国际借鉴中丢失了自己,甚至否定了自己,那这样的借鉴就没有意义了。搞教条主义、本本主义,“言必称希腊”,都是不能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有着自己鲜明特色和显著优势,不能全盘照搬西方的洋办法,搬过来只会水土不服,是注定要失败的。

三、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人民是意识形态建设的价值主体和实践主体,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进行意识形态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意识形态思想一以贯之的重要内容。

意识形态工作要讲人民性。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讲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做好宣传思想工作,必须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服务群众同教育引导群众结合起来,把满足群众需求同提高群众素养结合起来,并且要认真研究不同群众的思想文化需求,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工作。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要正确处理党性与人民性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党性和人民性从来都是一致的、统一的。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的原则,澄清了人们在党性和人民性关系上的模糊认识,对于在新形势下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我们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来自人民为了人民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因而,从本质上说,坚持党性就是坚持人民性,坚持人民性就是坚持党性,党性寓于人民性之中,没有脱离人民性的党性,也没有脱离党性的人民性。如果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搞碎片化,在理论上是错误的,在实践上也是有害的。对此,要认真加以廓清和纠正。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相统一,就是要坚持讲政治,把握正确导向,把体现党的主张和反映人民心声统一起来。要把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变成人民群众的自觉行动,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

四、要切实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

意识形态认同,是人们对意识形态自觉自愿的认可与赞同,它不仅是认识主体对意识形态的一种知识性了解,还表现为主体对其在情感意识上的接纳,确立起一种归属感。在对新形势下意识形态工作的部署中,习近平总书记还着重强调了意识形态认同的重要性,并为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认同指明了实现路径。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共享发展凝聚认同。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所以,意识形态建设从根本上取决于经济基础建设。从根本上说,没有扎扎实实的发展成果,没有人民生活不断改善,空谈理想信念,空谈党的领导,空谈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空谈思想道德建设,最终意识形态工作也难以取得好的成效。因此,我们要深刻认识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通过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来提高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以共同信仰铸造认同。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确立为最高理想。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是共产党人的命脉和灵魂。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就可能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因此,要增强党员干部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最重要的是坚定他们对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强调党员干部要坚定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信仰,不是说要天天高喊口号,而是要脚踏实地地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在加强党员干部理想信念教育的同时,还要对全体社会成员进行理想信念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不仅要在党员干部中开展,而且要面向全社会开展。要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和凝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之下。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价值共识巩固认同。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2014年五四青年节,在同北京大学师生座谈时,他指出:“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培育和弘扬核心价值观,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是社会系统得以正常运转、社会秩序得以有效维护的重要途径,也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方面。历史和现实都表明,构建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长治久安。”这是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工程。我们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之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价值追求。

五、要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责任意识

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强化责任意识,全党动手、全党参与,调动各方面力量,发挥各方面优势,从而形成推进意识形态工作的强大合力。

始终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我们中国共产党人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需要我们一代一代共产党人持续地作出回答。要始终把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管理权、话语权牢牢掌握在手中,任何时候都不能旁落。这是新时期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遵循,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共同思想基础的坚强保障。

切实强化党委(党组)领导责任制。各级党委(党组)领导班子要对意识形态工作负主体责任,各级党委和领导干部要把宣传思想工作切实抓起来,看一个领导干部是否成熟、能否担当重任,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看他重不重视、善不善于抓宣传思想工作。党委(党组)书记是第一责任人,应当旗帜鲜明地站到意识形态工作第一线,党委(党组)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抓意识形态工作,带头阅看本地区本部门主要媒体的内容,带头把住本地区本部门媒体的导向,带头批评错误观点和错误导向。各级党委(党组)要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党的建设和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议事日程,如果出了问题,情况清楚并且是明显错误的,有关党委(党组)必须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对护着掩着的要严肃追究责任。

坚持全党动手的大宣传工作理念。意识形态工作一定要增强阵地意识。宣传思想阵地,我们不去占领,人家就会去占领。面对复杂多变的意识形态生态,各级党委(党组)要主动承担工作责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定宣传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坚定宣传中央重大工作部署,坚定宣传中央关于形势的重大分析判断,坚决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一方面,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宣传思想部门承担着十分重要的使命,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宣传思想部门工作要强起来,选好配强领导班子,关心爱护宣传思想干部,对不适合、不适应的坚决作出调整,确保宣传思想工作领导权牢牢掌握在忠于党和人民的人手里。另一方面,做好宣传思想工作仅靠宣传思想部门是不够的,必须全党动手,要形成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宣传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大宣传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要加强对宣传思想领域重大问题的分析研判和重大战略任务的统筹指导,注重同思想界、理论界、知识界等方面建立良好沟通关系,及时向他们通报中央对一些重大问题的判断和工作大政方针,及时听取他们的意见,做到上情下达、下情上传。要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坚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同时,决不放弃舆论斗争,在事关大是大非和政治原则问题上,我们必须增强主动性、掌握主动权、打好主动仗,要敢抓敢管,敢于亮剑,着眼于团结和争取大多数,有理有节开展舆论斗争。 (鲁 言 作者单位:中共山东省委讲师团;执笔:孔繁轲、王为华、郑敬斌)